我的账户
星点互联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如尚未注册?

你的企业真的懂降本增效吗?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23-6-8 10: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近期,马斯克访华颇受网友关注,相关词条频频登上热搜。中国商界逢“马”必火,流量拉满,此番再增例证。

这么多人圈粉马斯克,其实是被其宏大格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人格魅力所吸引。他看待商业世界,仿佛有一双自己独特的眼睛。就连全网流传的马斯克关于员工薪酬的独特见解,也让网友惊呼——不仅是中国老板,连HR高管的格局也小了!

HR高人热脸贴冷屁股

据悉,马斯克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他曾亲自面试上海特斯拉的中国HR,该HR得意洋洋地说他有两个方案可以为特斯拉每年节约一百亿人民币:

  • 方案1——底薪减半,加班加倍。同样的效率和产出,能节省一半的工资支出。
  • 方案2——使用劳务派遣工,只需要付钱给劳务公司,剩下所有的事情他们解决,连购买五险一金都省了。


马斯克听了很惊讶,一口拒绝了这位HR,他很不解为什么要如此“剥削”员工,并告诫他要善待自己的同胞。

在面试结束后,马斯克对上海特斯拉高层强调,特斯拉需要节约成本,但是降低成本应该是以技术创新为主要手段,而不是通过削减员工薪资或者克扣员工福利,这不是特斯拉的文化。

故事真假我们暂时无法求证,但背后引发的剧烈讨论却反映了中国企业的普遍现状——用“降本”思维面对一切问题,把员工仅仅当做成本;对于“增效”知之甚少,根本没有思考过如何通过撬动人才来产生“经营价值”。

不节约小钱,那样格局太小

其实HR们的这种行为也能理解,当前的他们,都面临老板给出的人效(HR Efficiency,全称是“人力资源效能”)压力。但是,他们可能理解错了“人效的本质”。

从2012年底开始,“人效”一词突然引起了实践界的高度关注,时至今日,人效一词依然火爆。根据穆胜咨询2020~2022年连续三年的《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研究报告》,70%左右的老板和高管频繁在各个场合提及人效。

人效是一个投产比概念,等于各类业绩产出除以人力投入。从数学逻辑上看,要提高这个指标有两个途径:一是提升各类业绩产出,主要是财务指标和业务指标;二是降低人力投入,主要是降低人员编制和人工成本。

面对老板提升人效的要求,传统HR们从自身专业范围着手,削减人力成本,这个思路似乎并没有问题。但如果回到生意的逻辑,人效强调以人力投入推动各类产出,人力投入和各类产出之间并不是互相独立的关系。这样看来,这部分HR“抓一头”的行为似乎就有些保守了。

按照这种观点进行极端假设,很容易就看出问题——难道把人数减到1个,人效就能变得最高吗?这样的人力资源部,究竟是经营的发动机,还是经营的路障?

经过我们的观察,确实存在某些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为了追求一时的高人效(完成自己的KPI),非理性地“龟缩式”裁撤人员,导致团队被破坏,耽误了业务的发展。

然而在人力成本上多投入百亿元,甚至因薪资过高遭友商联名要求降薪的特斯拉,却成为行业标杆。他没有节约小钱,但却赚到了大钱。显然,特斯拉的HR团队在马斯克的坚持下,没有走偏。

在国内,刘强东同样发表过类似言论。他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技术、通过商业模式来赚钱,而不是通过克扣五险一金、压榨员工血汗钱来降低成本。在他看来,降本不是目的,增效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0

帖子12

发布主题
关注我们
星点互联关注时代变迁

客服电话:400-234-9000

客服邮箱:vip@neoconex.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公司地址:威高广场迪尚大厦海景写字楼A座1988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