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Audio Jungle超级音效库 Videohive AE模板配乐下载 影视片头音乐合集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38次阅读 14次回复
  • 发帖数60
  • 粉丝1

NOA让驾驶者几乎全程可以借助辅助驾驶,减轻肢体上和一部分精神上的负担。但如果按照正确和安全的使用方式,NOA只减少了“保持行驶轨迹”部分的精神负担,而并不影响“保持注意力集中

  • 活跃会员

    经常参与各类话题的讨论,发帖内容较有主见
  • 热心会员

    经常帮助其他会员答疑
  • 推广达人

    积极宣传本站,为本站带来更多注册会员
  • 宣传达人

    积极宣传本站,为本站带来更多的用户访问量
  • 灌水之王

    经常在论坛发帖,且发帖量较大
发表于 2023-12-18 13: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udio Jungle超级配乐库音乐类型众多,满足你不同需求:配乐,背景音乐,特效音效,LOGO音效,展示音乐,片头音乐,宣传片音乐……….当然这些音乐还可以用在专题片,宣传片,故事片,电影,片头等众多领域,也是非常棒的!音乐均无女声水印干扰。








VideoHive和AudioJungle是Envato旗下两个并列的网站,VideoHive主要出售AE模板视频素材等,而AudioJungle主要出售音乐,是VideoHive AE模板专用的背景音乐,一首音乐本身的价格甚至比模板还贵。音乐的风格多样,包含大量轻快、婚礼、浪漫、积极、震撼等风格,格式为MP3+WAV。

音乐查找方法:复制模版英文名到videohive.net搜索,找到模版有对应的音乐链接,通过音乐链接,再对应aj音乐编号或音乐名搜索。

回想七八年前,几乎是全行业一致乐观预期的“2020年实现L3”,被现实啪、啪、啪、啪、啪、啪、啪逐年渐次打脸。到最后彻底没脸见人,L3这词也干脆被雪藏不提、少提。

Interesting的是,大概也就在2020到2022年(咋这么巧呢),一股子“L3是伪命题”的论调甚嚣尘上。各路企业高管纷纷站出来,表示L3没有意义、要跳过L3、直取L4/L5……

像极了复读高四的我大声疾呼“本科211没有意义”。

这两年,领航辅助/NOA尤其是城市NOA成为智驾领域新的香饽饽,“开城”“无图”才是全行业的小甜甜,身为早已过气的牛夫人,L3只在概念车和企业画饼时例行出现一下。

一方面是国产品牌NOA搞得实在给力,也或许有前两年那一波挽尊矫枉过正的阴影,当奔驰和宝马拿下L3测试牌照,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就这?卵用?

像某知名反智暴论博主就说了,奔驰宝马的60km/h以下L3算不得L3,否则华为小鹏的城区NOA都能算L5了。

这年岁槽多无口的事是见怪不怪,不过奔驰宝马目前所应用和推广的L3级自动驾驶,确实限于部分高速路段+60km/h以下中低速,功能也局限于拥堵环境直线行驶。

乍一听,被NOA宠惯了(以至于遗忘了最朴素自动驾驶分级标准)的我们,确实很难不生出一脑门子问号:L3就这?有啥意义?有啥用处?

无忧的自由,价值被低估了

不要纠结于“NOA和L3谁更牛X”这种典型的地摊排座次思考方式,二者根本就不在同一条评价坐标轴上。

众所周知,L0-L5六个自动驾驶等级中,L2即我们熟悉的部分自动化,只能称为“辅助驾驶”;而从L3即有条件或者说限定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往上,才称得上“自动驾驶”。

今天一切已经装备于量产车的智能驾驶系统,无论是L2还是L2.5还是所谓L2.999......通通都仍然属于L2范畴内。而再怎么无限循环小数,也终究并非L3,更不敢公然号称L3。

吐个槽,某车企擦边使用“L2.999......”但事实上数学中极限法可证“2.999...9=3”。所以假如非要较真,这种大聪明宣发甚至完全有几率被定性为虚假宣传……

NOA显然也属于L2的范畴内,但是为什么我们会产生“L3不如NOA”的感觉呢?为什么这些“还不如NOA的L3”却终究符合L3自动驾驶的标准呢?

因为NOA相对于常规L2的升级/拓展——“全程覆盖”,要比目前的L3相对于L2在极少数场景下的不同/优势——“彻底接管”,更容易被我们感知和想象。

一个是把L2的使用场景横向大幅拓宽,另一个是纵向在更上一个层级(L3)打开了一个很窄的突破口。

二者都是相对于过去常规L2辅助驾驶的进步,但因为后者目前这个口子开得确实还很窄,给人们驾驶体验带来的震撼程度和体感便利度,也就不如前者。

举个例子就好理解。早期的、常规的L2(包括所谓L2.5)辅助驾驶,除了早年一些不怕死、不知者无畏的勇士,相信今天不会再有哪位基本理智尚存的驾驶员胆敢撒手不管,最起码大家都知道这么干是作死。

进入NOA时代,实际上,车辆仍然不允许你的注意力脱离路面,允许双手离开方向盘的都是少数。理论上,哪怕NOA现在可以覆盖全程,你的视线也应该一秒都不离开路面和驾驶。

也就是说即便在NOA状态,驾驶者也不应该玩手机、打游戏、跟副驾卿卿我我……论和非自动驾驶之间的差别,NOA和常规L2其实没什么不同。

否则?否则一旦发生任何事故,车企不会帮你担一分的责任。谁让你没有在NOA开启的每一秒内都做好随时接管的准备呢?你怪谁?

尽管我们都可以想象,现实中NOA状态下,回个微信、刷个手机、拧个瓶盖恐怕是相当普遍的行为,但千万不要误以为这些真的是NOA所带来的、所允许的便利。开启NOA时和手动驾驶时进行这些动作,是一样的违法违规——不信您开着NOA到交通摄像头下面玩手机试试?

L2不行,L2.5不行,L2.999不行,NOA不行,城区NOA不行,哪怕是其中允许方向盘脱手的L2系统加上了NOA能力也一样不行——除非你是用机械按键手机在盲打。

好了,L3可以。

进入到L3状态,驾驶者不仅手脚自由,视线也可以合法离开路面。爱玩手机玩手机、爱摸大腿摸大腿,大概只要屁股还留在驾驶席上,以保证最最基本的接管能力(并不要求提示后立刻接管)。

唯一的遗憾是,现阶段已实用的L3功能还非常初级,初级到只能在部分高速路段、中低车速下,沿固定车道行驶。

于是问题来了,既然是L3自动驾驶,车辆就不能再像L2那样提供类似打灯变道之类的驾驶员介入操作。因为自动驾驶状态下的事故责任将由车企承担,允许驾驶员介入将导致责任划分不清的后果。

这也很好理解,“不允许驾驶者介入”本就应该是自动驾驶发展必须迈过的槛。谁操作谁负责,如果允许驾驶者介入操作,则此时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必然不应由车企全部承担,那么这也就谈不上自动驾驶。

并不是L3只能跑直线,而是现在的L3能做的尚且只能跑直线,而L3的身份又不允许它们向人类驾驶员“求助”。

于是目前的L3,就呈现出了这样一种“仿佛不如NOA”的状态:它们只在L3适用的很窄场景下(高速路+低速拥堵+跑直线),才体现出相对于NOA在内一切L2的优越性。

但偏偏这种“合法撒手闭眼”的优越性,在当前把L2/NOA当“自动驾驶”的普遍误解和误用环境下,又很难体现出其相对于L2的优势和价值——NOA我也“可以”玩手机,那L3有什么用?

或者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理解此问题:假设明天全球突然通过一项法律,非L3状态下视线脱离路面的驾驶员一律死刑(不考虑执行难度),是不是瞬间就显得L3不再鸡肋了?

“全程辅助”与“偶尔包揽”

今天车企普遍会宣传自家NOA系统的低接管率,尽管没有任何人明说,但对低接管率的强调,总是会引导公众误以为“接管率越低、NOA就越安全”。

这又是一个“yes and no”。

先说冷知识:即便NOA接管率再低,只要它不为零,那么显然车辆随时都可能请求接管;而只要它并非L3,哪怕接管率再低,驾驶者都有义务每分每秒随时准备接管,否则导致的事故车企并不担责。

人类不是擅长概率的动物:接管率低,只意味着下一秒出现接管请求的可能性更低,却不等于一旦出现接管请求的情况的危险程度会更轻微。

这又要说到本胡经常讲的“非对称性”原理:如果小概率事件出现时的后果严重到个人无法承受,那么它的概率从0.2%缩小到0.1%、究竟是0.1%还是0.2%,其实无关紧要。

当小概率事件的可能后果过于严重,那么这一概率被缩小的程度需要非常非常大,才可能带来将其忽略的合理性。飞机失事的概率从2%降至1%,你也不会愿意多坐一倍次数的航班。

甚至,在实际中,低接管率还有可能导致“更不安全”。如果人们误以为“更低接管=更安全”,而忽略了更低概率出现的接管请求背后的危险程度并无区别,就很可能将警惕性放得更低。

如果因为接管率从1万公里一次提高到了2万公里一次,而从开车回消息变成了开车看视频,那么一旦接管请求出现,大概率结果反而是比之前更加措手不及。


做L3的车企想必是清楚的,他们目前仅提供部分高速路段、中低速拥堵(目前60km/h,已达到90km/h)、直线行驶的L3功能——这些一起保证了起码不导致人身危险的场景。

高速路段确保了几乎不会出现(合法的)行人和非机动车;中低速(哪怕90km/h)仅前后向碰撞风险,保证乘员生命安全已不算困难;沿车道直线行驶,又极大减少了翻车可能。

对于探索L3的车企而言,底线是不危及人身安全,只要人没事,赔钱也好、丢脸也罢,都还算是前进道路上可以承担的风险。

对于企业探索技术发展有价值,那么这种高速路中低速拥堵直线L3,对于用户就没有实际用处了吗?显然不是,哪怕前面说到的“通通死刑”只是方便理解的空想。

NOA让驾驶者几乎全程可以借助辅助驾驶,减轻肢体上和一部分精神上的负担。但如果按照正确和安全的使用方式,NOA只减少了“保持行驶轨迹”部分的精神负担,而并不影响“保持注意力集中(于路面)”那部分。

这就出现了“NOA悖论”:NOA被宣传为让驾驶更轻松,但再优秀的NOA都不允许注意力脱离哪怕一秒;NOA的优秀程度,比如接管率降低,也并不会更允许驾驶者注意力离开。

不存在说“接管率1万公里一次时,我可以看手机3秒,等到接管率提高到2万公里一次,我就可以看手机6秒”,甭管接管率多低,都是0秒。

L3则是另一个故事,它并不覆盖全程(不然就是L5了),却保证了至少在它适用的那段狭窄场景内,驾驶者可以彻底地将注意力脱离驾驶。

  • 废寝忘食的猪
    2023-12-18 13:59
    宁波市
    从互联网上鲜存的视频资料中可以看出,“科目三”至少有20年历史,且与八十年代就曾在中国流行的柔性霹雳舞颇有渊源,而从科目三下半身少有动...
  • 废寝忘食的猪
    2023-12-18 13:59
    宁波市
    这个说法的来源是,每一个广西人一生都会经历三场考试,一是唱山歌,二是嗦米粉,三是跳一段丝滑的舞蹈。这段被普遍认为是由广西人原创的丝...
不存在说“接管率1万公里一次时,我可以看手机3秒,等到接管率提高到2万公里一次,我就可以看手机6秒”,甭管接管率多低,都是0秒。
发表于 2023-12-18 13: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废寝忘食的猪 2023-12-18 13:08:23 宁波市

VideoHive和AudioJungle是Envato旗下两个并列的网站,VideoHive主要出售AE模板视频素材等,而AudioJungle主要出售音乐,是VideoHive AE模板专用的背景音乐
  • admin
    2023-12-18 16:43
    青岛市
    首先,科目三的配乐,是一首本由古风创作者“闻人听書”创作、于2020年发行的古风歌曲《一笑江湖》。在经由DJ版改编后,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
  • admin
    2023-12-18 15:43
    青岛市
    不过,与社会摇或霹雳舞都不相同的是,前两者尚且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类”,社会摇甚至因此衍生出“优雅摇”“悬疑摇”和“万物皆可摇”等...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8 13: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废寝忘食的猪 2023-12-18 13:09:18 宁波市

模版有对应的音乐链接,通过音乐链接,再对应aj音乐编号或音乐名搜索。
  • admin
    2023-12-21 15:52
    青岛市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CUDA的来龙去脉。当我们在谈论“CUDA”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事实上,我们认为,CUDA包含三个层次。
  • admin
    2023-12-21 15:52
    青岛市
    而从另一个角度,整个业界也过于依赖CUDA,以至于不少主打人工智能公司都对于CUDA的过度依赖产生了警惕性,这也就是Gelsinger所说的Google、OpenAI等公...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6: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 2023-12-18 16:46:19 青岛市

在《一笑江湖DJ版》问世之前,“科目三”虽然也在互联网闻名已久,但却远没有如今的热度。直到2023年2月,为“科目三”的发扬光大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达人之一“神不在邯郸”,最开始使用《一笑江湖DJ版》作为其视频内容的配乐。
不存在说“接管率1万公里一次时,我可以看手机3秒,等到接管率提高到2万公里一次,我就可以看手机6秒”,甭管接管率多低,都是0秒。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1 15: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 2023-12-21 15:51:10 青岛市

在最近的一场“AI Everywhere”发布会上,Intel的CEO Pat Gelsinger炮轰Nvidia的CUDA生态护城河并不深,而且已经成为行业的众矢之的。



Gelsinger称,“整个行业都希望能干掉CUDA,包括Google、OpenAI等公司都在想方设法让人工智能训练更加开放。我们认为CUDA的护城河既浅又窄。”
不存在说“接管率1万公里一次时,我可以看手机3秒,等到接管率提高到2万公里一次,我就可以看手机6秒”,甭管接管率多低,都是0秒。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1 15: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 2023-12-21 15:51:20 青岛市

Gelsinger的这番话确实道出了整个人工智能行业对于Nvidia的CUDA又爱又恨的情绪。一方面,由于有了CUDA生态,人工智能算法的训练和部署从硬件层角度变得容易,人工智能工程师无需成为芯片专家,也能够让人工智能训练高效地运行在Nvidia的GPU上。
  • 看不见的罗杰
    2023-12-21 16:03
    西城区
    而从编译器的角度,如前所述每一款芯片的编程模型和硬件抽象层都会略有不同,因此需要在芯片设计周期中就介入开始编译器的优化和硬件建模。...
  • 看不见的罗杰
    2023-12-21 16:03
    西城区
    从芯片设计的角度,需要能充分理解编译器层面的这些硬件抽象和性能模型并不会百分百准确,因此如何设计一个好的芯片架构让编译器能够较为容...
不存在说“接管率1万公里一次时,我可以看手机3秒,等到接管率提高到2万公里一次,我就可以看手机6秒”,甭管接管率多低,都是0秒。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3-12-21 16: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见的罗杰 2023-12-21 16:02:59 西城区

如何在芯片设计过程中实现软硬件协同设计?事实上,编译器的设计是基于一种编程模型,把硬件抽象为一些不同的层次(例如内部并行计算,内存存取等等),并且进一步根据这些硬件抽象去构建性能模型,来实现性能的预测和优化。
回复

举报

精彩评论14

发表于 2023-12-18 13: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废寝忘食的猪 2023-12-18 13:08:23 宁波市

VideoHive和AudioJungle是Envato旗下两个并列的网站,VideoHive主要出售AE模板视频素材等,而AudioJungle主要出售音乐,是VideoHive AE模板专用的背景音乐
  • admin
    2023-12-18 16:43
    青岛市
    首先,科目三的配乐,是一首本由古风创作者“闻人听書”创作、于2020年发行的古风歌曲《一笑江湖》。在经由DJ版改编后,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
  • admin
    2023-12-18 15:43
    青岛市
    不过,与社会摇或霹雳舞都不相同的是,前两者尚且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类”,社会摇甚至因此衍生出“优雅摇”“悬疑摇”和“万物皆可摇”等...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8 13: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废寝忘食的猪 2023-12-18 13:09:18 宁波市

模版有对应的音乐链接,通过音乐链接,再对应aj音乐编号或音乐名搜索。
  • admin
    2023-12-21 15:52
    青岛市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CUDA的来龙去脉。当我们在谈论“CUDA”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事实上,我们认为,CUDA包含三个层次。
  • admin
    2023-12-21 15:52
    青岛市
    而从另一个角度,整个业界也过于依赖CUDA,以至于不少主打人工智能公司都对于CUDA的过度依赖产生了警惕性,这也就是Gelsinger所说的Google、OpenAI等公...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8 16: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 2023-12-18 16:46:19 青岛市

在《一笑江湖DJ版》问世之前,“科目三”虽然也在互联网闻名已久,但却远没有如今的热度。直到2023年2月,为“科目三”的发扬光大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达人之一“神不在邯郸”,最开始使用《一笑江湖DJ版》作为其视频内容的配乐。
不存在说“接管率1万公里一次时,我可以看手机3秒,等到接管率提高到2万公里一次,我就可以看手机6秒”,甭管接管率多低,都是0秒。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1 15: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 2023-12-21 15:51:10 青岛市

在最近的一场“AI Everywhere”发布会上,Intel的CEO Pat Gelsinger炮轰Nvidia的CUDA生态护城河并不深,而且已经成为行业的众矢之的。



Gelsinger称,“整个行业都希望能干掉CUDA,包括Google、OpenAI等公司都在想方设法让人工智能训练更加开放。我们认为CUDA的护城河既浅又窄。”
不存在说“接管率1万公里一次时,我可以看手机3秒,等到接管率提高到2万公里一次,我就可以看手机6秒”,甭管接管率多低,都是0秒。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1 15:51:20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 2023-12-21 15:51:20 青岛市

Gelsinger的这番话确实道出了整个人工智能行业对于Nvidia的CUDA又爱又恨的情绪。一方面,由于有了CUDA生态,人工智能算法的训练和部署从硬件层角度变得容易,人工智能工程师无需成为芯片专家,也能够让人工智能训练高效地运行在Nvidia的GPU上。
  • 看不见的罗杰
    2023-12-21 16:03
    西城区
    而从编译器的角度,如前所述每一款芯片的编程模型和硬件抽象层都会略有不同,因此需要在芯片设计周期中就介入开始编译器的优化和硬件建模。...
  • 看不见的罗杰
    2023-12-21 16:03
    西城区
    从芯片设计的角度,需要能充分理解编译器层面的这些硬件抽象和性能模型并不会百分百准确,因此如何设计一个好的芯片架构让编译器能够较为容...
不存在说“接管率1万公里一次时,我可以看手机3秒,等到接管率提高到2万公里一次,我就可以看手机6秒”,甭管接管率多低,都是0秒。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23-12-21 16: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见的罗杰 2023-12-21 16:02:59 西城区

如何在芯片设计过程中实现软硬件协同设计?事实上,编译器的设计是基于一种编程模型,把硬件抽象为一些不同的层次(例如内部并行计算,内存存取等等),并且进一步根据这些硬件抽象去构建性能模型,来实现性能的预测和优化。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