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被唾弃,或者年轻人被崇拜,是每个年代都会发生的故事。在多数时候,二者兼而有之:有人对年轻人不屑一顾,恨不得远离自己儿女以外的所有小兔崽子;有人一边哀叹自己的衰老一边「跪舔」年轻人,认为他们的什么都值得学习,或至少在嘴上值得学习;有人在商业社会中对年轻人保有起码的尊敬,却在朋友聚会等非「政治正确」场合,每每高声诵读「young」「naive」等字眼。
这根本不是新鲜事儿。哪一代人没被长辈奚落过,哪一代人又最终没能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新鲜的是,这个本来属于人文领域的话题,今天越来越多地进入商业领域:「非90后不投」的资本比比皆是,「属于年轻人的app」大行其道,只把年轻人当用户的创业公司也不在少数。结果,三四十岁的投资人围着一脸胶原蛋白的创业者转,三四十岁的媒体主编天天想辙取悦年轻读者,三四十岁的产品负责人对着比自己小10岁的用户卖萌,成了许多行业赖以生存的现状。
青年志CCO许非告诉我,这事儿既正常,也不正常。
年轻人的三个身份
可能你没想到,CCO的意思是「首席联结官」(Connection)。青年志听起来相当年轻,但其实已经成立了9年。这9年来,青年志不像他们研究的对象——年轻人——那般高调,而是默默从社会和人类的角度,将年轻人的画像描绘得愈发具体。
不过在许多品牌眼里,青年志是研究年轻人的「老司机」。如果品牌想跟上时代,调整自己的企业形象;或者出个产品,做成年轻人喜欢的样子;哪怕就是办场活动,想让年轻人来玩儿——很多人会选择找个青年志的人来聊一聊,比如许非。
许非说,社会怎么看年轻人一直是个话题。「很多品牌看了这么多年也没看明白。到今天,对年轻人有极大误会的品牌已经不多了,但对年轻人有系统认识的品牌也不多。」
我问许非:「什么叫极大的误会?」
「哦,比如,」许非脱口而出,「说年轻人是自己的用户的,这就不行。太落后了,太low了。」
我心里一颤。作为发愁怎样吸引年轻读者的媒体编辑的一员,我确实每天都在把年轻人当用户看待。
所幸,许非接下来说的,倒是没有那么打我脸:「应该加个限定。年轻人是你的天使用户。」
这个观点我是熟悉的。在和一家非常能代表年轻文化的公司——快爽——交流时,快爽的创始人王新米就曾分享过一个道理:看起来面向年轻人的产品不只是给年轻人做的。她解释道,实际上,如果连年轻人都不用你的产品,估计其他人更不可能用。
「年轻人是天使用户」。这一概念有两重含义:第一,利用年轻人的好奇和包容,产品可以快速找到自己的第一批用户;第二,没有什么吸引年轻人的捷径,产品本身不好的话,不能靠小聪明和所谓自我标榜的「年轻」把年轻用户留住。
许非说,如果没意识到这点,产生「针对年轻人做一个产品」的错觉,就很容易跳进陷阱。许多公司有一个误解,好像年轻人喜欢的是「奇怪」「另类」的东西。「实际上年轻人喜欢的,最后都会成为文化现象。他们才代表着主流。」许非解释道。
虽然「主流」的含义或许也有待界定,但在当今商业社会的焦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语境中,你确实很难找到能跟年轻文化一争高下的「老派势力」。网络热词会登上春晚,电竞成为比传统体育更吸金的项目,二次元元素横跨新老品牌……不管叔叔阿姨们内心是怎么想的,是他们在附和新生事物,而非新生事物在附和他们。关键是,这些新生事物,多数出自年轻人之手。
许非说,年轻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在网络环境中,甚至可以说是主流文化的创造者。因为这一点,中年人才会感到焦虑和危机——因为他们正在丧失自己的话语权。说话方式的改变只是一个开始。所有不经意间嵌入语言的流行语,都敲掉了老一辈用于防守的一块墙砖。
许非说,只是这样还不够,年轻人影响更加深远的第三个身份,在于他们是商业的创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