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您好
第三方账号登陆
  •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123-4567

    电子邮件

    1691000615@qq.com
  • 星点互联APP

    随时掌握企业动态

  • 扫描二维码

    关注星点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
脑极体 超级版主
上海市静安区 | 网编
  • 关注0
  • 粉丝0
  • 帖子6
精选帖子
开启左侧

[创业实验室] 中国是单车“坟场”,美国共享单车竟风生水起?

[复制链接]
脑极体 发表于 2019-8-3 15: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共享单车——提及这一过气“风口”,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 ofo 账户里躺着的无可奈何的299押金?还是新近为美团创下数十亿亏损的摩拜?
在“新四大发明”光环褪去之后,共享单车的正面新闻屈指可数,ofo信用破产,摩拜巨额亏损,哈啰后来居上,行业格局几无新意。
不过,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共享单车行业刚刚从“Copy from China”——“照抄中国”的破天荒意义中走出,战势正烧的如火如荼。在这竞争之中,行业从共享单车出发,转向共享电动车、共享电动滑板车,进一步引入“微出行” (Micro-Mobility)的概念,甚至引发了对美国传统“构建于车轮之上”的城市未来发展的新思索。
从国内单车疯狂出海,到美国出行巨头Uber、Lyft的系列动作,单车战争日渐白热化,美国的共享单车行业到底经历了什么?会重蹈国内覆辙吗?我们一一来看。
Uber、Lyft纷纷进入共享单车市场
今年年初,共享出行巨头 Uber 透露消息,计划展开自动驾驶共享电助力自行车、电动滑板车的研发,意图借助自动驾驶科技让车辆自动驶抵充电站充电,也能更好地进行车辆调度,大幅降低日常运营成本。
去年4月,Uber 约2亿美元收购纽约初创企业 JUMP ,正式进军这一行业,将之归于自己“交通即服务” (Transportation as a Service,TaaS)的宏大蓝图之下,以随骑随停的无桩共享单车为基础,发展共享电动助力车、共享电动滑板车,成为不可小觑的重头玩家。
(Jump 共享电助力自行车,图片自网络)
与此同时,作为Uber在北美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Lyft 的步伐只快不慢。
去年11月,Lyft收购共享单车公司Motivate,一跃成为全美最大的共享单车公司,坐拥8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
如今,纽约曼哈顿的 Citi Bike(花旗银行冠名的共享单车),旧金山市区的 Ford Bike (福特冠名的共享单车)都已归属Lyft旗下,4月10日,Lyft更拿下了芝加哥 Divvy 单车系统的9年特许经营权,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单车业务。
(旧金山市区有桩共享单车Ford Bike,现归属Lyft运营)
摩拜、OFO,从出海到溃败
作为共享单车行业的先驱,摩拜和 ofo 的海外业务在当时可谓万众瞩目。
2017年中,ofo 携千辆小黄车现身西雅图,开启美国战场。此后的一年里,四万多辆小黄车进驻逾30个主要城市,成为当时美国无桩共享单车的领头雁。
(ofo在美国:一美元一小时,图自Fortune)
差不多同时,2017年9月,摩拜亦入驻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并逐渐扩张至圣地亚哥、夏洛特等多个城市。
至此,再加上由在美华人创办的Limebike等创业公司,美国共享单车行业基本处于少有的“Copy from China”——照抄中国模式,如滴滴被称为“中国Uber”一般,美国市场上难得的出现了“美国ofo”的称号。
然而,好景不长,不到一年的时间里,ofo、摩拜相继溃败。
为什么溃败?ofo将之归咎于政策法规的限制。
在国内,行业发展的初期,ofo 和摩拜几乎可以无限制地投放单车,抢占市场,但这大大占用了公共空间资源,人行道停满单车的情况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单车坟场更是触目惊心。
(单车坟场,图自网络)
美国地方政府则从一开始就制定了详细的入驻限制,每间企业只能获得固定的配额数量,这大大限制了 ofo 以量取胜的“中国模式”。
随之而来,ofo、摩拜接连陷入财务困境,一出退押金闹剧的上演,中国共享单车行业泡沫戛然而止,海外运营自然成了自保之下的最低优先级。
运营不到一年,2018年7月,ofo 退出美国市场。更早一些,2018年4月,摩拜宣布退出所有海外运营。
共享单车——这一“中国创造”的行业出海之旅,至此画上句号。
从“共享单车”到“微出行”,硅谷创企的本地化与革新
ofo、摩拜的失利,让“照抄中国”的水土不服显露无疑。美国共享单车行业逐渐走向本地化,美国本土创业企业崭露头角。共享单车之外,共享电动滑板车、共享电助力自行车接连登场,行业从共享单车逐渐走向多模态的“微出行”时代。
2017年9月,共享电动滑板车创业企业 Bird 率先在圣莫尼卡展开业务,并迅速推广至100多个城市,成为了目前为止最快4个月就达到20亿美元估值的“独角兽”创业企业。
与遍布神州大地的小黄车不同,共享电动滑板车更易上手,更适应于美国人的习惯。据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的数据,共享电动滑板车平均每天有4单左右的出行记录,相形之下,无桩共享单车只有惨淡的0.6次,其优势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电动滑板车也成功地绕过了诸如“骑车必须佩戴头盔”、“共享单车专营权限制”等地方法规限制,得以在美国大小城市遍地开花,成功复刻了 ofo、摩拜的早期风潮。
就美国 2018 年全年数据来看,在合计 8400 多万次的共享微出行中,电动滑板车占据半数以上,成为微出行的主流。
如果再细分来看,共享单车出行中,仅有 300 万左右是由小黄车式的无桩共享单车提供,甚至不到总数的零头,剩余的 3000 多万则由旧有的城市有桩共享单车提供。
(Bird 共享电动滑板车,图自网络)
在上一阶段致力于普通无桩单车的 Lime,也不由得投身电动滑板车的热潮,将之作为运营主力。2018年5月,Lime 投放了其第一批共享电动滑板车,正式入局。截止当年年底,Lime 已经在 65 个美国城市和5个海外城市成功布局,成为共享电动滑板车的重要玩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eoconex(星点互联)是一家以原创内容、高端活动与全产业渠道为核心的垂直类硬科技产业媒体。我们关注新兴创新的硬科技领域,提供有价值的报道和服务,连接硬科技创业者和各种渠道资源,助力硬科技产业化。
400-123-4567
关注我们
  • 访问移动手机版
  • 官方微信公众号

Powered by Discuz! X3.5 星点互联设计 ( 鲁ICP(436357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