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分享到

入选奇绩创坛创业营的30家企业,为什么选择陆奇?

产品运营 2020-11-26 16:58 17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近日,奇绩创坛在中关村举办了独立运营后的首届路演。入选第二期创业营的30家公司悉数亮相。这些公司体现了奇绩创坛的投资偏好:87%都是前沿技术驱动型企业,涉及AI、芯片、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卫星、脑机等领 ...

近日,奇绩创坛在中关村举办了独立运营后的首届路演。入选第二期创业营的30家公司悉数亮相。

这些公司体现了奇绩创坛的投资偏好:87%都是前沿技术驱动型企业,涉及AI、芯片、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卫星、脑机等领域,录取项目创始人平均年龄33岁,最小的刚满20岁,73%有研究生或以上学位。而录取的非技术驱动型企业也反映了最近几年的风口,比如,瞄准00后的社交平台、跨境电商、医疗健康IP生产、MRO交易平台等。

今年6月,奇绩创坛创始人兼CEO陆奇在36氪专访中提到,除了押注优秀的创业者,他们也会关注受疫情催生或刺激的赛道,包括抗疫“后方战场”的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升级,以及抗疫“前方”的新药研发等生命科学领域。

这个想法也落实在本次创业营入选名单中,比如:用AI视频面试解决蓝灰领招聘问题的“鳄梨科技”、研发AI视频贷款面审机器人的“峰畅科技”、给程序员提供在线面试服务的ShowMeBug、远程在线施工解决方案提供商“拓疆者”、做虚拟人自动直播带货的“宙予科技”等等。而合成生物学平台“小熊猫生物”、AI和计算生物物理驱动的药物研发公司“星亢原生物”、研发人体器官芯片的“大橡科技”,都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新星。

同时,本次路演还有奇绩创坛旗下基金的两个直投项目登场:赛昉科技和翼方健数。赛昉科技主要研发RISC-V CPU方案,被陆奇评价为“全球范围内RISC-V技术能力最强、创新走得非常快”的一家创业公司,而翼方健数是通过隐私安全计算,为医疗等行业提供大数据和AI解决方案,今年拿到了奇绩创坛参与的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

此外,奇绩创坛也欢迎返场选手。研发超高集成度热成像传感器芯片的“安酷智芯”曾在去年秋季申请过YC中国创业营,但败北于终面,迭代一年后,今年顺利入选。该公司CEO刘大河告诉36氪,去年YC中国录取的项目以互联网公司为主,可以在三个月内实现“加速”,但像他们这样做硬科技的公司,通过三个月提升业务的可能性不大,更多是提升创始人的认知水平,对长期战略有益。“今年创业营录取了很多硬科技的公司,包括三个芯片公司。看得出奇绩创坛也在调整自己的标准。”

作为曾经的百度自动驾驶项目负责人,陆奇这次并没有投资定位为“自动驾驶”的公司。能与自动驾驶沾边的企业只有三家,且都有意无意避开了这个存在虚火的概念,比如,研发毫米波雷达的“电目科技”从成立之初就另辟蹊径、选择物联网作为落地场景,而非自动驾驶;“拓疆者”也在陆奇的建议下,把公司定位为“先人工、后智能”的工程机械ADAS解决方案提供商,而非自动驾驶挖掘机;而Uber无人驾驶团队早期员工创立的Graviti也只是为车企等客户提供AI数据托管和数据协作SaaS,并非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研发商。

图源:奇绩创坛

他们收获什么?

在这些年轻创业者口中,年近60岁的陆奇“非常平和”、“非常勤奋”、“体能让人佩服”、“会帮你抠每一个细节,甚至上台PPT的标点符号都会帮你修改,让你觉得创业无小事”。

“我还是看重陆奇这个人,而不是YC这个牌子。YC在美国很有影响力,但跟我有什么关系呢?”一位创业者对36氪说,陆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他们选择奇绩创坛的首要理由,因为它意味着优质资源的聚集。

加上去年第一期创业营的22家公司,奇绩创坛目前已把50多家中国的早期创业公司揽至麾下,其搭建“繁荣的创业者社区”的愿景逐渐清晰。

但“社区”有何用?本次创业营的多家公司对36氪表示,创业者很孤单,以前是“一个人在奋斗”,但来到创业营,每两周有group office hour,最后一个月朝九晚五在一起培训,是“一群人在奋斗”,而且这群人都特别牛。同一个阶段的公司,有很多心得可以交流,可以交换很多资源、避免很多问题。

除了校友资源,奇绩创坛邀请的客座嘉宾也让一些创业者受益。他们印象最深的是:商汤科技CEO徐立讲了怎么寻找AI的落地场景,把高校的技术“产业化”;滴滴CTO张博讲了他们如何利用技术满足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商业化需求;而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讲了新造车企业光鲜亮丽背后的脏活累活,说他曾经买了行军床,直接住在公司,每周与员工吃饭,与业务一线保持同频。

当然,更多的创业者告诉36氪,他们受益最多的是陆奇团队office hour的一对一辅导。这样的辅导围绕两个目标:加速产品市场的匹配(PMF)、帮助创业公司活得更久。

陆奇坚信,最有生命力、能够真正领先全球的技术创新,必须要能产生强大的商业价值。技术驱动型企业的创始人,既然决定走出实验室、做公司,就要关心商业价值、关心营收和利润。

星亢原生物告诉36氪,他们从前在大学实验室里做科研,一开始的创业思维是拿着技术的“锤子”,到处去找市场应用的“钉子”。但奇绩创坛让他们转变了思维:要先分析市场需求,找准真正的市场痛点,再来用合适的技术解决这个痛点。

“我觉得我们之前是‘盲人摸象’,当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奇绩创坛是系统地提供了一个方法论和框架,帮我们总结了过去的经验,让我们知道往前走应该选择什么道路。”星亢原生物创始团队提到。

在这30个项目里,有的公司年收入已达3000万人民币,有的公司只有两个创始人带着国际顶尖赛事冠军头衔和一个创业想法入场。对前者来说,奇绩创坛可以帮他们打磨商业模式、设定中长期战略、扩大市场,而对后者来说,陆奇团队可以给初出茅庐的“小天才”以商业逻辑的启发。

在路演讲台,每个创业项目需要在3分钟里为观众讲清楚6个问题:竞争者做什么,我们做什么?为什么我们做得有很高的价值?为什么现在是做这件事情的最好时机?我们怎样能形成长期的壁垒?为什么我们是最能把这件事情做成的团队?我们的进展是什么?

路演当天,并非每一家公司都能把这6个问题“想明白”和“讲清楚”。但毫无疑问,这些问题会贯穿一家公司全生命周期的始终。

“你今天能感受到现场1000个投资人是在抢我们这30个项目。这让我第一次感觉到被尊重,因为以前投资方是俯视被投方的,但这个路演把我们拉到平等的位置。”一位公司创始人告诉36氪。

路演结束当天,本次创业营的学员纷纷在朋友圈转发了奇绩创坛的座右铭:“惠人达己、守正出奇。”信奉这个价值观的人,会挤破头皮进入这个圈子,为此不惜压低估值,为了寻求被深刻地理解、被恰当地帮助。

本次路演项目创始团队合影(图源:奇绩创坛)

如下是本次录取创业项目的简介:

  • 方便面AI视频面试:用异步视频面试解决大规模岗位招聘

业务简介:方便面面试致力于帮助企业解决大规模蓝灰领岗位招聘问题,以AI视频面试为切入点,给企业提供大规模岗位招聘的智能化招聘管理系统,帮助企业解决找人难、面试工作重复、蓝灰领的候选人信息无法数据化的问题。蓝灰领的招聘是一个上万亿的市场,目前的需求大部分都通过线下的方式满足,未来蓝灰领的招聘一定是线上化的,视频和AI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因素。

团队介绍:

创始人&CEO 陈龙 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加州⼤学计算机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然语⾔处理和⼈⼯智能。曾就职于百度⾃然语⾔处理、微软Azure,Square,在AI,系统研发、企业服务SaaS拥有超过10年的⼯作经验;

产品合伙人何瑾 毕业于深圳大学,曾就职于腾讯,前店匠创始团队产品负责人;

合伙人韩少文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Square Enix资深工程师;

合伙人芦正帅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腾讯、网信资深工程师;

合伙人周帅毕业于北卡州立大学,前SAP设计师。

  • 楚山电子:机器人时代的无线充电研发商

业务介绍:楚山创新专注最高千瓦级功率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发,从根本上保障以机器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在全天候和全工况下,能低成本进行更安全的充电。常规的金属触点受限于雨、雪等恶劣户外天气,或是仓库、商场等使用场景,而且,金属触点常因腐蚀和积灰等易产生电火花和火弧。这给安全性带来了重大隐患。上述痛点也随着机器人的不断量产被充分暴露。

团队介绍:核心团队由一批平均年龄38岁的行业老兵组成,多数拥有约20年行业经验。

郝鹏,创始人兼CEO。墨尔本大学EE博士,前某研究所辽宁号航母研发人员、前江苏科技大学教授,先后在澳大利亚皇家理工大学、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目前,他也是WPC中高功率国际标准组主席。

符鹏飞,软件合伙人。近二十五年行业老兵。东南大学学士和上海大学硕士。前中兴6Sigma黑带;

杨礼锦,硬件合伙人。二十年资深产品硬件研发,近三十个电子产品开发和量产经验。上海理工大学学士;

贾启梦,电磁兼容技术合伙人。法国本硕连读,近八年电磁学实战经验;

蔡建刚,销售合伙人。二十多年产品现场工程师和销售经验,其中十二年上海西门子资深销售。

  • 小熊猫生物IT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

业务简介:小熊猫生物是一个合成生物学平台,使生物的产品研发能像IT一样低成本和快速迭代。生物行业覆盖医药、化工、环境等多种场景,市场达1.5万亿美元。但是研发效率很低,实验成本高,周期长,不可复制。我们对传统流程完成了方法论的巨大革新:用合成生物技术,把细胞深度改造成一个“微型实验室”,同时培养上亿细胞,来实现大规模地并行做上亿个实验。相比现有的研发平台,我们用1/100的成本,能产生100万倍的有效数据量。我们第一阶段切入化工和农业,提供研发服务,并逐渐实现平台的产品化;预计在3年内完成动物类细胞平台,应用各种生物大分子药的发现、设计和优化。 

本文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星点互联 成立于2014年8月,是目前国内优秀的开源技术社区,拥有超过300万会员,形成了由开源软件库、代码分享、资讯、协作翻译、讨论区和博客等几大频道内容,为IT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发现、使用、并交流开源技术的平台。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